打开APP

GR:最新果蝇基因测序,展现奇妙的进化

对真核生物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在二十世纪还是一项了不起的大工程,直到2000年末人们还只完成了四项这样的研究。不过自那以后,测序技术的飞速进步使全基因组测序对于许多研究团队来说触手可及,现在每隔不久就会涌现出一项新的测序成果。

2012-12-19

Mol Psychia:基因组水平揭示引发强迫性精神障碍和妥瑞症的基因突变

2012年8月16日 讯 /生物谷BIOON/ --刊登在国际杂志Molecular Psychiatry上的两篇研究报告,研究者揭示了引发强迫性障碍(OCD)和多动秽语综合征(TS)的基因突变,相关研究由麻省总医院(Massachusetts General Hospital)的研究者承担,研究者首次进行了全基因组水平的相关联分析(GWAS),揭示了引发这两种疾病的基因突变。

2012-11-18

Mol Psychi:精神分裂症基因组关联分析结果的验证需要勇气

精神分裂症是一类复杂的精神疾病,以思维障碍为主要临床相,伴有感知觉、情感和意志行为方面的异常以及认知功能的损害,表现为幻觉、妄想、情感失调、意志缺乏等。该病多起病于青年时期,全球人群终身患病率高达1%,但病因至今未完全明朗。由于精神分裂症遗传率很高(80%),解析其遗传易感性一直是该病的研究热点。

2012-11-18

澳大利亚研究者完成对珊瑚虫的基因测序

2011年7月8日,澳大利亚研究者已经完成了对鹿角珊瑚 Acropora millepora 的基因组测序工作,他们说,这标志着动物基因组项目将在这个国家首次全面开展起来。 这个测序项目由澳大利亚基因组研究所和ARC中心的珊瑚礁研究团队共同开展完成。ARC研究团队包括来自詹姆斯库克大学和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莫纳什大学,沃尔特和伊丽莎豪研究所和昆士兰大学的科学家们。

2011-08-10

国际组织对能适应极端条件的拟南芥基因组进行测序

2011年8月8日,Andrea Anderson报道-研究人员昨天在Nature Genetics在线报道他们对一种叫条叶蓝芥(Thellugiella parvula)的植物进行了基因组测序。这种植物与模式植物拟南芥亲缘关系很近,但更耐极端条件。

2011-08-17

Veter Res:大鲵虹彩病毒的基因组序列及其结构变化

大鲵 (或称娃娃鱼) 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濒危珍稀两栖动物,为我国所特有、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虹彩病毒在全球范围普遍流行,是侵染众多鱼类、两栖类及爬行类等水生动物的重要病毒病原。有证据表明,虹彩病毒是包括蛙和大鲵在内的两栖类自然种群显著下降或消亡的原因之一,而鉴定虹彩病毒病原并阐明其基因组结构特征是研发相应病害防控技术的前提。

2013-10-24

Nat Commun:桑树基因测序完成

数千年来,家蚕只以桑叶作为唯一的食物。为了探索二者之间的联系,日前,《自然—通讯》杂志在线发表了西南大学家蚕基因组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完成的桑树全基因组测序成果。 据了解,桑树基因组测序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向仲怀、西南大学家蚕基因组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牵头,集合了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等单位,历时3年完成。

2013-10-16

英将推广基因测序开展个性化医疗

英国卫生部7月5日说,国家医疗服务系统将推广一项基因测序计划,优先为癌症、罕见病和传染病患者进行基因测序,以更好地提供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英国卫生大臣杰里米·亨特5日说,这一项目将由卫生部下属机构“英格兰基因组学”负责实施,该机构将与英国研究机构、高校和医院签订合同,由该机构为患者提供基因测序和数据分析等服务。卫生部还将制定严格的实施标准,以及诸如患者信息保密、患者自愿接受测序等原则。

2013-07-08

中美合作完成中国仓鼠卵巢细胞系基因测序

中外研究人员7月31日在英国著名学术杂志《自然—生物技术》(Nature Biotechnology)网络版上说,他们已完成对中国仓鼠卵巢细胞系的基因组测序。 中国仓鼠卵巢细胞系对生物制药意义重大。全球药物蛋白每年的市场销售额约为990亿美元,其中至少70%的药物蛋白来源于中国仓鼠卵巢细胞系。

2012-11-19

NAT COMMUN:中华猕猴桃基因测序完成

10月18日,中华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红阳”的基因组测序研究文章在国际权威杂志《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该项研究对广泛栽培的中华猕猴桃品种“红阳”的基因组进行分析,发现猕猴桃进化过程中3次基因组倍增历史事件,揭示猕猴桃富含维生素C、类胡萝卜素、花青素等营养成分的基因组学机制,为猕猴桃品质改良和遗传育种奠定了重要基础。

2013-10-25